TEL

0555-6971767

NEWS INFORMATION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行业动态

  1. 公司新闻
  2. 行业动态

金融支持制造业也要防“内卷”

更新时间:2025-08-08 点击次数:0

中国人民银行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》,一个重要目标是到2027年,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,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。在技术迭代加速与全球产业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,金融支持制造业要注意坚持分类施策、有扶有控,防止“内卷式”竞争,才能真正推动制造业由大向强。

与传统工业化相比,新型工业化更需要金融活水。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,融合应用新技术多,产业发展呈现出高投入、高风险、长周期的鲜明特征。新型工业化项目,尤其是智能化改造、绿色化转型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,普遍需要大规模、长期限的资金支持。比如,一条智能工厂产线的改造成本是传统产线的几倍,一项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的研发周期长达数年,且技术路线迭代风险极高。

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特性,导致金融支持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难点。技术研发存在高风险、不确定性,在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“死亡谷”阶段,技术失败、市场接受度不足、迭代速度超预期等风险比比皆是;新型工业化中像量子计算、芯片制造等领域,往往需要10年以上持续投入,这些都与金融体系追求风险可控、稳健回报的审慎性原则存在天然冲突。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创新主力军,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。

引导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,正是要解决这些矛盾。优化政策工具、引入耐心资本,是为了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瓶颈;采用“数据信用+物的信用”模式,是为了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;健全中西部产业转移金融支持,推进跨境服务便利化,是为了解决资源配置分配不均问题,助力产业布局优化与国内大循环。单列信贷计划、培养复合型人才等,既能保持制造业合理投入比重,又能提升金融服务精度,将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持久动能。

分类施策,符合产业发展规律。新型工业化既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也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各产业所处生命周期、技术成熟度、市场需求情况不同,若不加以区分提供资金支持,易造成资源错配。比如,对新兴产业过度追捧,大量资金短期内涌入,会催生泡沫,增加风险;对传统产业支持不足,则会延缓其升级步伐,削弱产业链整体韧性。应针对不同产业特点,设计差异化产品与服务,对新兴产业匹配风险投资、股权融资等,为传统产业提供中长期技改贷款等,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。

有扶有控,产业才能迈向中高端。“内卷式”竞争在当下产业发展中表现为低水平重复建设、同质化产品恶性价格战、资源过度集中等。长此以往,企业无暇投入研发创新,产业难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,始终徘徊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。应限制对产能过剩、技术落后项目的资金供给,将金融资源引向技术创新、产品升级、品牌塑造等关键环节,才能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,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向技术、品牌竞争转变,实现向中高端跃升。

金融支持实体经济,不应陷入内卷。当前,全球制造业处于深度调整与变革期,美欧等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,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快工业化进程。在此背景下,避免内卷漩涡,让金融活水流向技术攻坚、产业升级的关键之处,才能凝聚起产业竞争力与金融支持力,助力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锻造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。

来源:《经济日报》2025年8月8日

上一个:从一台机器人看制造业向新而行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没有了!

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电话咨询 一键导航